近日,绍兴市人大常委会食品安全法执法检组认真检查本行政区内贯彻实施新修订食品安全法情况,针对检查中食品安全追溯体系不完善、基层责任网络建设有漏洞、食品农产品“五小”行业监管薄弱、执法手段、监管方法有待提高等问题,提出具体意见。
一是要着力完善全程可追溯体系。实施食品生产企业质量安全主体责任自查报告制度和食品生产企业分类监管制度。强化“五小一市场”管理,全面构建从农田到餐桌的食品安全全程追溯体系。积极完善食品安全“智慧监管”工程,全面实行一线食品安全监管者“食安通”手机终端巡查新模式,加快食品安全监管信息化建设进程,提高监管效能。
二是要着力抓基层强基础。按照“有办公场所、有人员配备、有制度上墙、有宣传橱窗、有档案管理”等要求,大力推进县(市、区)、乡镇(街道)食安办规范化建设,构建全社会广泛参与的基层食品安全工作格局。加强食品安全监管队伍建设,根据食品安全专业执法需要,配优配强专业人员,保持食品安全监管体系的系统性,提高食品安全监管执法专业化水平,确保监管力量得到加强。
三是要着力解决食品安全突出问题。大力推进全市食品安全隐患大抽检、大排查、大整治、严打击“三大一严”行动,对初级农产品、水产养殖、生产加工、经营流通、餐饮服务、进出口等各环节开展全面排查整治,加强部门协作,加大行政处罚和刑事打击力度,有效管控风险、消除隐患。加强农村食品安全日常监管,不断提升农村食品安全保障能力和水平。
四是要着力拓展社会共治新途径。主动谋划食品安全放心城市建设,大力发展群众监督员、市场监管协管员等群众性队伍,发挥其在协助执法、隐患排查、信息报告、宣传引导等方面的作用。继续做好食品安全法宣贯工作,开展食品安全宣传活动,普及食品安全相关知识,引导公众理性消费。畅通投诉举报渠道,落实举报奖励专项资金,调动社会各方参与的积极性,构建食品安全群防群控网络。
(市人大常委会教科文卫工委 单国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