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旦伊始,“全面两孩”政策正式落地,为各行各业带来了新商机。而伴随着二孩宝宝的呱呱坠地,月嫂变得炙手可热,家政服务行业提前迎来了春天。值得注意的是,家政服务业商机的到来,同时也对整个行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家政服务市场包括保姆、月嫂、护工、搬家等多个门类,涉及老百姓生活的方方面面。在今年两会上,市人大代表孟建新带来了5份建议,其中一份《关于加强家政服务市场规范化管理的几点建议》,正呼应了时下市民对家政服务市场规范化的期待。
“现在要找个好保姆还有点难。”孟建新说,因为家中有位84岁的老母亲,平日里需要保姆照顾,便一直关注着家政服务市场。而之所以如此感慨,原因在于过去4年间,家里前后换了3个保姆,但都不让人满意。
这些年间,孟建新接触过大小不一的各类家政服务公司,给他的印象是,绍兴正规的家政公司较少,服务人员不够专业,缺乏系统培训。“而专业家政服务公司操作规范,服务内容详细,各项目的服务时间和价格都一目了然,需要评价,还有电话回访,只是这样的家政公司少之又少。”
在孟建新看来,绍兴家政服务业经过20多年的发展,有良好的基础,但整体还停留在初级服务阶段,存在一些突出问题。“如市场秩序混乱,无证经营现象比较普遍;家政服务企业品牌建设滞后,产业化程度低;服务的衡量评价标准和风险担保机制尚未建立等。”这些都成了制约家政服务行业发展的痛点。
另一方面,随着经济发展和城市化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全面两孩”政策和人口老龄化因素的影响,对家政服务的需求呈现高速增长趋势,“阿姨帮”开始迅猛扩张,家政服务业成了新蓝海。记者从市区一些家政中介了解到,有经验的保姆十分抢手,家政市场需求旺盛。
孟建新建议,为规范家政服务市场,政府部门要深入研究和制定家政服务业的制度规范和发展计划,尝试通过行政立法的方式,规范家政服务企业经营模式。成立家政服务业工作领导小组,依法加强对家政服务企业的开办资格审查、运行过程中的业务指导和监管,确保各项措施落到实处。健全家政服务业扶持政策体系,加大财政支持力度,强化公共就业创业服务,培养和扶持具有地方特色的家政服务劳务品牌。而家政服务业要充分利用我市的网络资源优势,通过完善绍兴家政网,建立起沟通家政服务与市民的桥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