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代表园地 >> 代表进行时
站内检索:
代表委员热议法治政府建设


日期:2015-02-09 浏览次数: 字号:[ ]

  杨国勤 市人大代表,浙江明显律师事务所副主任

  顾亚红 市人大代表,柯桥区广电总台“亚红热线”栏目主持人

  黄柏江 市政协委员,绍兴职业技术学院副院长

  朱世圻 市政协委员,华汇工程设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高级工程师

  

  

  “坚持依法行政,全面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法治”两字频频出现。“怎样依法行政?”“建设什么样的法治政府?”这两天,参加两会的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不约而同聚焦法治政府建设,并围绕如何依法履行政府职能、健全科学民主的行政决策机制、增强公务人员法治思维和依法行政意识等方面展开热议。

  《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坚持法定职责必须为,法无授权不可为,开展法外设权、规外收费等清理整顿,建立健全行政裁量权基准制度。”报告中彰显出来的这种建设法治政府的信念和决心,受到代表委员和群众的一致点赞。代表、委员们认为,依法治国必然要求推进政府法治建设、将政府的权力置于宪法和法律的制度笼子里,做到依法行政,使权力法治化、规范化、监督化,保证执行力、公信力和服务效率。

  “以前都说政府要有所为有所不为,但为与不为的边界在哪里?这次报告中给出了明确答案。”朱世圻委员说,报告给出政府作为的清晰导向,那就是“法”,今后一切动作举措都要放在法治天平上斟酌考量。“但不可否认,目前实践中权力的监督和制约问题依然比较突出。如有法不依、违法不究的现象时有发生,党政监督也存在着体制性的障碍。”朱世圻直言当前权力运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他认为,在建立政府权力清单、责任清单等制度的同时,应当加快建立健全权力运行监督与制约机制,真正让权力在法治阳光下运行。

  “依法决策是法治政府建设的核心内容。”黄柏江委员从另一角度道出自己对依法行政的想法。他说,曾几何时,行政决策存在“拍脑袋决策,拍胸脯保证,拍屁股走人”这样“很任性”的“三拍”决策。他认为,深入推进依法行政,当从开门决策开始,充分听取社会各方意见,防止个人独断专行,减少决策失误,提高决策落实,保证决策的公信力和执行力。同时,还要发挥政府法制机构和法律顾问在重大决策中的作用,以及建立重大决策终身责任追究制度及责任倒查机制。

  在采访中,不少代表、委员提到,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增强政府工作人员法治思维和依法行政意识至关重要。“政府工作人员法律素质的高低,依法行政能力的强弱,直接决定着依法行政的质量,也关系到能否为人民执好政、掌好权。”杨国勤代表指出,政府工作人员不仅仅是公务员,还有政府事业编制人员、临聘人员,只有每一个政府工作人员遇事找法、办事依法、行为合法成为常态,依法行政才能真正地深入推进。同时她建议,将依法行政知识培训和领导干部学法用法情况纳入培训内容和干部考核范围,让依法行政逐渐成为广大政府工作人员尤其是领导干部的实际行动和工作准则。

  “建设法治政府需要多方齐动。”顾亚红代表是一档电台民生热线的资深主持人,她说,从“一五”到“六五”,持续不断的普法教育,如同一场深刻的观念革命,法治精神正渐渐融入每个市民的血液。在主持节目时,她经常会遇到咨询法律问题,群众学法积极性越来越高。她认为,政府机关依法行政的同时,基层普法工作也需要不断深化,只有全民都成为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坚定捍卫者、依法行政的监督者,才能加快推进法治政府建设。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