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代表园地 >> 代表进行时
站内检索:
代表委员热议民生类资源的均衡共享


日期:2015-02-07 浏览次数: 字号:[ ]

  随着大城市融合发展的步伐越来越快, “资源均衡”、“融合共享”等词汇开始越来越多地挂在人们嘴边。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去年全市公共财政用于民生支出260亿元,增长14%,占公共财政预算总支出的74.9%。在城市融合发展的大背景下,民生大蛋糕如何能更好地让全民共享,成为两会期间代表委员们热议的话题。

  优质资源“下沉”

  实现均衡发展

  “寒门出贵子”是一句古话。但事实上,“寒门难出贵子”却成为城乡教育资源差距的一个现实缩影。从去年我市某区中考的数据来看,城市考生上线率为80.26%,农村考生上线率仅38.73%。教育资源不均衡,体现在设施硬件上,也体现在师资力量上。如何实现“均衡化”?不少代表委员都认为优质资源仍需下沉。

  “有实力的教育集团,是不是可以吸纳一些农村地区的学校,或者在乡镇开办分校?”市政协委员薛国琴一直以来比较关注教育资源的城乡统筹。针对城乡差距,她的建议是,如果能把教育集团的办学半径延伸开,将师资、设备硬件等优质资源辐射到乡镇,那么农村教育质量也能切实提高,寒门学子或许会得到一个更公平的教育起点。

  不仅是教育资源,医疗优质资源的下沉也成为了“新常态”下的一种新思路。去年,我市启动了分级诊疗试点工作,迈出了我市医疗资源均衡共享的新步伐。去年以来,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药品品种数**增加了,各类门诊号源和住院床位也优先向基层倾斜。

  “不用什么毛病都一窝蜂地往大城市、大医院赶。现在有了小病小痛,在家门口的医疗机构一样能治。”市人大代表吕银祥说起分级诊疗带来的新变化,感慨颇多。但他也表示,县级医院等的诊疗报销比例需要进一步拉开,特别是要尽可能地提升基层卫生院的报销额度,这样才能引导大家分级、有序就诊。同时应该扩大城市医院和乡村基层卫生院的结对帮扶范围,派出更多专家、名医下乡坐诊,使医疗机构实现均衡发展。

  除了优质资源的下沉,不少代表委员还提出了鼓励民间资本进入医疗行业、养老体系等的新思路。“养老机构‘一床难求’是全市的通病,民间资本加入后,政府也要加强对民营资本办养老机构的帮扶,使居家养老、社会养老和机构养老均衡发展,形成完整的体系,实现真正的老有所养。”市人大代表骆一中说。

  优势资源“拉伸”

  实现融合共享

  新绍兴一中将于2016年秋季开学。与以往不同的是,新一中或将面向越城区、柯桥区、上虞区三区招生。不少代表委员表示,三区融合是“新常态”,而这“新常态”下的新变化则释放了教育公平的积极信号。

  “不仅是新绍兴一中要面向三区招生,三区学校的招生都应该互相打通。”市政协委员屠剑虹说。她提议,随着三区教育资源的逐渐融合发展,不仅可以打通三区的生源分配,也可以相互交流三区的师资,这样优质的教育资源就可以实现共享,从而也提高了各区学校的竞争力。

  随着三区融合大步迈进,新的一年,各区优质的民生类资源都将进一步得到“拉伸”,从而辐射到更广阔区域,惠及更多百姓。“社会保障市民卡”将要启用,三区市民可以实现诊疗、公交、旅游等“一卡通”;“绍兴人免费游绍兴”将要全面实现,全市人民可以免费畅游市里的景点……写在政府工作报告里的十方面民生实事,体现了民生类资源共建共享的新趋势,也让更多的人充满了期待。

  在热议三区融合的同时,嵊州、新昌两地融合发展带来的资源共享也得到了不少代表委员的关注。“嵊州、新昌地域相近,两地老百姓理念相似,民生类的优势资源也应该要融合共享。”市人大代表李一峰表示。他说,在两地城市融合发展中,只有将两地优质的教育、医疗、旅游等资源实现共享,才能让老百姓享受到切实的优惠,两地融合发展才具有更大的意义。

  “嵊州医院的眼科好,新昌人想去看的话就可以坐上直达公交或者骑公共自行车去,看完病后刷同一张社保卡。我相信随着两地融合发展,嵊新两地资源共享的这一天,在不久后一定会到来。”李一峰说。

  【代表委员**】

  骆一中 市人大代表、八方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总工程师、经济师

  吕银祥 市人大代表、新昌县人民医院党委书记、院长

  李一峰 市人大代表、新昌县发展和改革局局长

  薛国琴 市政协委员、绍兴文理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

  屠剑虹 市政协委员、绍兴市城建档案馆馆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