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族靴子靰鞡
2015-12-01 16:04:26 | 来源: 草原文化网 | 作者: 蒙林 | 责任编辑: 许浩成
摘要: 乌拉满语为江、河之意,乌拉草因多生长在江河岸边而得名,意即江边草或河边草,所以靰鞡是由靴子里絮乌拉草而得名。
白山黑水是我国满族的发祥地,漫长的冬季,气候异常寒冷。满族人为抵御严寒,多以兽皮为衣裤和帽子,脚穿的靴子曰“靰鞡”,是—种用各种兽皮特制的鞋,为满族所特有。靰鞡较宽大,穿用时须在靴中充草,这种草就是东北“三宝”之一的乌拉草。乌拉满语为江、河之意,乌拉草因多生长在江河岸边而得名,意即江边草或河边草,所以靰鞡是由靴子里絮乌拉草而得名。
满族的靰鞡初为野生兽皮制作,后多用家畜皮(牛、羊皮)缝制。形状为前尖后圆,靴面制作时多留皱纹,四周有6个靴耳,靴口近脚处垫以衬布(俗称靰鞡腰子)。穿用时先充以乌拉草,然后用一细皮带或麻绳联结靴耳,勒紧后系在下腿即可。靰鞡非常结实、轻便和温暖,穿上它即使在冬夜雪地站几个时辰也不觉冻脚,有极好的保温防寒作用。靰鞡虽然比较大,但分量极轻,满族人冬季穿上靰鞡进山行猎,在林海雪原上轻捷奔跑追逐野兽十分方便。同时,靰鞡在春秋两季也可穿用。
清初,满洲八旗兵行军打仗均穿靰鞡,据《黑龙江外纪》记载满族官兵“冬日行役,卒著乌拉(即靰鞡)、踏踏玛儿。乌拉,草类;踏踏玛儿,桦类。并牛革为之,软底而借以草,温暖异常”。由于靰鞡与满族人的军事活动和经济生活息息相关并深受其喜爱,所以这种靴子得以沿用下来,至今在东北一些偏僻的山村还可见到。(蒙林)
分享到
精彩图集
哈巴河县冬日白桦林美景惹人醉
加拿大草原上的英国“皇家骑 ...
初冬蓝调喀纳斯
内蒙古蒙古族28部落标准服饰 ...
老照片 七十年代草原上的冬季
望眼欲穿,带你探寻国内十大 ...
热点专题
【原创组图】草原的马及李贺《马诗》二 ...
第35届北京那达慕开幕:都市草原人欢聚 ...
草原骄子
路远:茅盾文学 ...
徐长林:风雪四 ...
· 宁夏召开森林草原防火工作电视电话会议
· 青海草原征占用申请完成现场查验
· 甘肃陇南市开展森林草原防火禁毒宣传活动
· 云南丘北县落实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政策
· 内蒙古自治区农牧业厅督查乌海市草原工作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