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以为买车就是看一眼价格,签个字,提辆车?实际上,买车是一场信息战和心理战,尤其是对第一次买车的人来说,每一个环节都藏着“坑”。别怕,这篇文章轮谷带你一步步搞懂买车流程,不花冤枉钱,不踩销售套路!(如对你有用,记得点赞,给轮谷一个反馈哦)
✅第一步:明确预算,别被落地价吓到
很多人一开始查车型,只看“裸车价”,结果进了4S店才知道,买车不是买白菜。
👉记住一句话:裸车价不是你最后花的钱!
一辆10万的车,真正“落地”下来大概是:
购置税:约8500元保险:4500–7000元上牌费:300–800元(自己上更便宜)其他杂费(如加装、服务费等):看谈判能力
📌所以你预算10万?其实你要选裸车价在8.5万以内的车型。
✅第二步:确定用车需求,车型别选错
买车不是为了“炫”,而是为了解决实际问题:
上班通勤:油耗低、车身紧凑的轿车更适合;家庭出行:SUV或MPV空间大,装人装东西都方便;跑业务/远行:考虑舒适性、稳定性和动力;纯代步/城市用车:新能源小车也不错,成本低;
🎯别人觉得好的车,不一定适合你。你觉得舒服、用得顺才是关键。
✅第三步:线上筛选+线下试驾,两步不能省
很多人直接奔4S店看车,其实效率很低。你应该这样来:
① 先线上看车:
用懂车帝、汽车之家、易车网等App按价格、品牌、车型筛选出3–5款心仪候选看真实车主评价、油耗、空间、毛病多不多
② 再线下试驾:
动力强不强?刹车稳不稳?座椅舒服吗?后排坐得下家人吗?隔音好吗?底盘硬不硬?女生注意视野、转向轻重
👣试驾不是走个过场,是对自己未来几年开车体验的“试婚”。
✅第四步:货比三家,谈价是门艺术
你喜欢的车定了,那现在就要跑店砍价了。
📌记住:不要在第一家就下定金!
去至少3家不同品牌4S店比价,一定要:
先谈裸车价再问购置税、上牌费、保险是否绑定问清是否强制加装(导航、贴膜、行车记录仪)赠品都有哪些?(油卡、脚垫、延保等等)
💡 谈判技巧:
不透露心理价(你越想买,他越不降价)多提别家给的优惠,制造竞争感每月底、节假日前是优惠高峰
✅第五步:签合同前一定把这几件事写清楚!
签合同前,是你说“不”的最后机会!
📄合同一定要明确以下内容:
车型:写清楚版本、配置、颜色价格:包含哪些费用?有无隐藏收费?赠品:写具体项目、品牌、数量生产日期:最好不超3个月提车时间:写上具体时间,超期怎么赔保险:写明险种和金额,是否自选贷款:明确利率、手续费、还款计划
❗注意区分“定金”和“订金”:定金多数不可退,订金可以退!
✅第六步:验车提车,一定要亲自上!
到提车环节,不少人因为激动就大意了。提车≠交钱就走,得先验车:
🧐验车清单:
漆面有无划痕?光线下仔细看车内是否有异味?座椅干净?仪表盘公里数:≤50km为正常检查胎压、玻璃、生产日期发动机有无异响,怠速是否平稳
✍️确认没问题,再付尾款、签字、走保险、上临时牌照。
✅第七步:上牌+保险,能自己办就别让4S店赚了!
买完车后,还需完成这些“后续流程”:
🧾 购置税:去税务大厅缴,或网上办税平台
🛡️ 保险:首年保险一般包含:
交强险(必买)商业险:建议买车损险、三责险(200万起步)、不计免赔
📍建议:保险自己找平台或熟人买,能省不少钱!
🪪 正式上牌:
准备身份证、发票、合格证、保单可以自己去车管所,手续费130元左右不赶时间就别找4S代上牌,贵而不值
✅轮谷温馨提醒:以下这些坑,千万别踩!
❌ 强制贷款(利率高、手续费多)
❌ 高价加装(贴膜导航几千元,市面只值几百)
❌ 低开发票(省税但影响后续过户/理赔)
❌ 合同不写赠品(口头承诺等于白搭)
轮谷结语:
买车不是小事,也不是一步搞定的事。从选车、砍价到提车,处处要留神,特别是第一次买车的朋友,务必保持冷静、理性。
📌 记住一句话:车可以换,但被坑的冤枉钱,花出去就回不来了!
如果你正准备买车,欢迎收藏这篇文章,或转发给有需要的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