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 集中体内真气,启动丹田内炼;同时引入太极的柔和运转,感受气与体的互动。
步骤:
? 调息聚气(承势·运珠):
? 继续以深吸缓吐为主,意守丹田,想象体内如同一颗无形的明珠正在缓缓滚动聚集。
? 同时可辅以太极“运转球法”,用手在体前轻柔划圆,帮助意念引导内气沿经脉流转。
? 意气合一:
? 心随意动,气随意走,体会内气从丹田逐渐汇聚,再缓缓流向全身。
3. 行气贯通与内外联通
目的: 使内气突破各关,沿任督二脉自由循环,达到气机贯通全身的境界。
步骤:
? 动态行气(转势·冲关):
? 融入太极拳中“缓转”与“螺旋旋转”的动作,带动脊柱及全身的微旋,促使内气沿经络上行、下沉。
? 以“过喉若饮醴”为意象,让气机自喉间冲破心理与生理的障碍,顺畅抵达百会。
? 任督贯通:
? 结合太极推手中的顺势感应,通过意念导引,促使体内气机在任脉与督脉间循环往复,实现“小周天”运转。
? 强调“动中求静”,即使在动态中也能保持内心安定,体会“气随形动、形随气转”的流畅感。
4. 归元整合与内外合一
目的: 将气机运行的成果收纳归丹,达至内外浑然一体、气血生生不息的境界。
步骤:
? 周天贯通(合势·归元):
? 运用太极拳“圈法”,让内气从丹田沿着人体经络循环,形成闭合的内循环(小周天),以求内气不断提升和内炼。
? 同时意守任督,感受体内气机在柔和缓动中逐渐融合,内外无碍。
? 收势返本:
? 模仿太极拳中的“收势”动作,缓缓将气机收敛回丹田,体会“三花聚顶,五气朝元”的内炼精华。
? 恢复站桩或坐姿,内观气息流动,将动与静相互转化,最终达到“混元证太清”的境界。
三、综合练习建议
? 日常分段修炼:
? 早晨:以基础调息和立桩为主,唤醒体内元气。
? 中午:进行聚气运珠与行气贯通,借助外部环境的活跃气机。
? 傍晚:归元整合,调理一天的内气运转,收势返本。
? 循序渐进:
? 初学者可先从站桩调息入手,待气机感觉逐渐稳定,再逐步加入意念运导和动态太极动作。
? 每一阶段都不可急躁,重在体会气机运行的内在感受,慢慢由浅入深。
? 注重内外合一:
? 在整个修炼过程中,强调身体动作、呼吸调控和意念导引的统一,正如太极拳讲求“形意合一”、“动静相生”。
? 修炼时既可闭目内观,也可配合太极拳套路中的缓转、推手等动作,帮助体会内外互通之妙。
? 辅助手段:
? 可参考太极大师黄山的教学视频或现场指导,体会太极拳动作中的自然流转与内气运转,融合到自身的内功修炼中。
? 配合经络按摩、轻柔拉伸等辅助练习,有助于经络畅通和气血流动。
四、修炼效果与境界
长期坚持此套功法,不仅有助于调节呼吸、平稳情绪、强健体魄,还能逐步达到内气内炼、任督贯通的境界。最终使体内精炁神三者得以协调提升,正如《行气铭》所言:“三花聚顶,混元证太清”,内外合一、气机长存,达至养生延年、心身安和的理想状态。
此套功法既传承了古代道家内炼精微之法,又融入了太极修炼中柔韧流畅、以静制动的精髓,为修炼者提供了一条系统、层次分明、内外兼修的养生之道。练习时需心态平和,顺势而行,不可急功近利,方能领略其中奥妙,稳步提升修炼境界。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