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在于,该如何看待跋山遗址群,对探索现代人起源有何意义呢?
1981年,在山东沂河源头发现60万年前的“沂源猿人遗址”,之后在其周边又发现各个时代的遗址。这几年发现的跋山遗址群,在石器文化面貌上与之前的一脉相承,时间上可以承接,文化是“无间断的旧石器文化发展序列”。因此,这就大致建立起从60万年前—2万年前的山东旧石器时代古人类发展序列。而在新石器时代,东夷实力强大,是不是偶然?
更为重要的是,既然石器文化面貌没有改变,演化序列没有被打断,一直都有古人类活动,那么显然就是西方论断错了。对此,山东沂水跋山遗址群考古项目负责人李罡指出:“特别是距今约7万年的旧石器文化发展态势,证明了当时中国有人类活动,使用的是本地区此前的石器技术,与同期非洲人使用的技术迥异,直接否定了末次冰期寒冷期东亚古人类灭绝的推论,清楚展示出本地区乃至中国与东亚早期人类与文化持续演化发展的路径。”
总之,虽然不能据此就说“非洲起源说”全错,但至少可以说“末次冰期灭绝东亚原住民说”错了!
论断错误背后影响
既然“冰期灭绝说”不成立,那么这对现代人的非洲起源说,到底会有什么影响呢?
按照传统解释,中国原住民被寒冷天气灭绝之后,“非洲人”是顺利“接收”这片土地。但既然中国原住民没有灭绝,那么就要解释“非洲人”是如何取代中国原住民的!
需要说明的是,不仅仅是跋山遗址群,还有从110万年前传承到3万年前的陕西洛南“夜塬遗址”、从200年前到1万年前的泥河湾遗址群等,说明在末次冰期中,中国依然有大量原住民存在。
那么,畅谈非洲起源说时,是不是要解释一下中国原住民去哪了、如何取代中国原住民的问题?这个问题不解决,那么非洲起源说就会像烂尾楼一样不完整;而解释不清楚,那么就会像豆腐渣工程。
更为重要的是,上述李罡明确指出“无间断的旧石器文化发展序列。石器技术与同期非洲人使用的技术迥异”等等,其实已是公认的结论,上个世纪苏秉琦就考证指出中国具有“超百万年的文化根系”,就是中国石器文化一脉相承,整体技术特征始终没有什么变化。而且,中国很多古遗址中,也没有战争痕迹,就比如拔山遗址群中,就不存在“非洲人”暴力替换原住民的痕迹。
既然如此,那么“非洲人”到底如何完全替换中国原住民的?反正,以现在考古发现看,还真缺乏合理的解释。
总而言之,不管现代人是不是起源于非洲,但就中国考古发现看,非洲起源说的重要构成部分——“冰期灭绝说”肯定不对,如今已被官媒明确指出!因此,传统非洲起源说肯定存在问题,必然要再次修改。
问题在于,会怎么修改呢?改为“同化说”,就是“非洲人”同化了中国原住民,但中国石器文化面貌没有改变,同化说似乎不太可能;改为“暴力替换说”,考古没有发现暴力替换的痕迹,也无文化面貌的改变,因此更不可能。笔者认为,如果少数“非洲人”真来到东亚,那么“被同化说”倒是可能,实质就如同吴新智的“中国本土连续进化附带(与域外基因的)杂交”。
参考资料:《中国新闻网——东西问丨李罡:沂水跋山遗址群再现了哪些古人类生活图景?》返回搜狐,查看更多